【守卫碧水清波①】通城水痴——刘卫国2021-09-11 09:55浏览数:2894次
图为刘卫国在清理河道垃圾 他痴爱家乡龙潭洞的水。龙潭洞山中溪涧的水,龙潭洞水库的水,龙潭洞水库下游金仙河的水,他都看成自己的血液。有人在山中砍伐森林树木植被,影响水源,他制订出村规民约管;有人在水库里养鱼投放化肥,钓鱼丢弃塑料饭盒,他收缴他们的物件工具管;有人在金仙河抛扔垃圾,捕捞河鱼,他教训呵斥管。他不是村干部,但他管水,管山,村人还真听他,服他,敬佩他。问什么原因,村里的书记说:他个人贴钱贴工管理,不图村里任何回报,谁敢不服,不服也得服。 他痴情通城隽水河的水。定居县城后,他经常到隽水河散步,发现通城的母亲河隽水,有着美丽名字,但隽味在渐渐变淡。他痛心疾首,要让隽水恢复昔日的隽秀。 他自购一部三万多元的数码相机,在打理液化气站的空余时间,总爱来到隽水河边,拿着相机镜头对准隽水河,白天拍河中漂浮的垃圾,夜晚抓河中电鱼毒鱼的渔者,近处摄排入河中的生活工业污水,远处盯非法采沙的行为。只要捕捉到污染破坏河水的人事,照片就爆光在网上或微信朋友圈里。 2016年,他在桂林阳朔旅游,乘船观赏漓江风光时,看到一条条游船在江上来回梭行,突发灵感:隽水河上也应该有这样的游船。于是自费3万多元买来一只游船,并请专车运回通城。又花几千元配齐工具,添置了救生衣、救生圈以及长杆捞子,将游船变成垃圾打捞船,义务打捞河中的垃圾。为了环保,避免游船的使用而产生废气、噪音,他创造性地在船上安装使用电动推进器,没有马达轰鸣,没有油烟尾气。 图为刘卫国自费购买的皮筏 他别出心裁,在船身上张贴环保宣传画,把“我爱亲亲母亲河”的鲜红标语,镶刻在船身顶部。每当河水涨起来,他就驾着游船在河上进行清理和打捞,平均每天从河捞起的垃圾量竟高达一吨多。垃圾上岸后,自掏腰包请垃圾车将垃圾运到垃圾场进行处理。有时他一人忙不过来,就发动全家人轮流上阵。在他影响带领下,一家人都成了隽水河上的义务清洁工了。 他护管隽水河的行为引起了百姓的点赞,得到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肯定支持,从而更理直气壮了。为了强化护管力度,他后来在船上安装了报警器和广播喇叭,在巡查中一旦发现有意向河里倾倒垃圾和污染破坏河水的现象,立刻拉警,用喇叭喊话,及时予以制止。他有时还利用打捞船配合当地政府中心工作,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政府的禁麻木、禁鞭、禁毒、禁赌、防火、两违整治、四城同创等工作。 为了唤起社会群众对隽水河的爱护和亲近,他邀请当地的音乐人士创作了歌曲《亲亲隽水河》,并让自己小有名气的歌手女儿刘秀球演唱,并筹措经费制作成MTV,通过网络首播后,引起了当地社会各界强烈共鸣,不少群众和团体投入到了护河爱河的行动中。 通城县出现了“小红帽爱卫志愿者”组织,隽水镇一位老奶奶对向河中抛垃圾的孙子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要讲良心,人家义务打捞河中的垃圾,你不能做污染隽水河的事了!” 他数载对水的痴迷,清澈了龙潭洞的水,现在龙潭洞的水成了通城的第一泉。隽水河的水一日一日碧绿起来,一位在隽水河九眼桥头爆米花的老头说:“我在这里搞了十多年,终于看到了隽水河越来越干净了。” 他为何对水一往情深,这个出生于1961年的年近六旬的汉子,有自己朴素的认识。他说自己从小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山乡,对青山绿水有深刻的记忆。以前日子贫穷,但有好山好水;现在日子富了,但不能缺好山好水。 县政府文明办鉴于他护河的感人事迹,奖励他三千元钱,他拒之不要。县水利部门,鉴于他的护河的责任担当,聘他为民间的隽水河护河河长,他欣然接受。 “我要用生命捍卫家乡的水!”他对采访的笔者发声,掷地铿然。 他姓刘,名卫国,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莫非因守卫家乡的河水太用心所致? 上一篇: 通城开展环保公益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