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钢建】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2022-03-17 09:31作者:杜钢建浏览数:1682次
中国历史上官方和民间信仰的诸多神人都是曾经生活过的真实历史人物。在几十万年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许多品德高尚和能力强大的祖先被后世奉为人们的保护神。在不同时代都会出现一些人们信奉的神人。其中祝融和共工分别是长期被祭祀的南方火神和北方水神。在湖湘地区,历史上最多的寺庙是火神庙和水府庙。 祝融氏族至少有30余万年的发展历史。在大约10余万年前,祝融开始被视为老火神。根据《路史》记载,祝融氏最早出现于禅通纪八十八世中的后半期。禅通纪八十八世中仓颉一世、栢皇即柏皇二十世、中央即中皇四世、大庭炎帝五世、栗陆五世、丽连即昆连十一世、轩辕三世、赫胥即赫苏一世、葛天四世、宗卢即尊卢五世、祝融祝诵赤帝二世、昊英九世、有巢即古皇七世、朱襄三世、阴康二世或三世、无怀六世。在禅通纪八十八世中祝融氏处于第六十世和第六十一世。此为禅通纪十六氏八十八世之说。 早期祝融氏出现在有巢氏之前,也就是说距今30万年前祝融氏已经出现,并且号赤帝。在禅通纪之余即伏羲朝5万年间诸氏中也有祝融氏。根据《遁甲开山图》的记载,伏羲以后十五氏皆袭伏羲之号。在十五氏中,有祝融氏。可见,祝融国的实际存在由来已久。祝融被奉为火神是在燧人氏时期即伏羲朝之前。火神祝融的祭祀历史开启于十余万年前的燧人氏时期。而在有巢氏之前,号称赤帝的祝融已经出现。 除了祝融氏具有火德的特性以外,大庭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也具有火德的特点。在五行德行的循环中,历史上以火德而王的帝王数不胜数。在禅通纪时期,大庭氏以火为纪,号曰炎帝。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禅通纪无怀氏之后是太昊伏羲氏。太昊伏羲氏之后是包括女娲氏在内的十五氏治理时期。此后是神农氏治理时期。值得注意的是祝融氏与大庭氏和神农氏的共同特点是以火德王,以火施化,以火为纪,以火纪官。火德是祝融氏与大庭氏和神农氏之间最明显的传承关系。祝融氏与神农氏都在今湖南地区。 在早期三皇说中,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都曾经被奉为三皇。称三皇者多有不同,一般以太昊和炎帝为二皇,其一或称女娲,或称祝融,或称共工,未知孰是。由此可见,祝融和共工为帝为皇的历史由来已久。今湖湘地区的衡阳南岳始终是祝融国的所在地。 今人所言火神祝融,通常指禅通纪之后的疏讫纪之初的火神祝融。该火神祝融诞生在南方。第一世有沃士荆源,生一人名祝融,幼明礼仪,才通神人。轩辕氏以位让之,建都于刽。此刽地在湖湘地区。祝融以火德王治国,号赤帝。娶轩辕氏女安华为妃。生子:伊承、伊继、伊袭。命子孙居于南之烈山,又号烈山氏、厉山氏,葬于衡山之阳,号祝融氏。祝融氏继轩辕氏之后在今湖南地区出现,后世祝融氏也称烈山氏、厉山氏。烈山厉山在今澧水流域,衡阳地区是祝融氏家族的世居地。 如今世界各地的火神庙所祭祀的火神大多为炎黄时期及其以后的火神祝融。火神祝融的后裔传承有重黎——吴回——陆终——季连——什祖氏——内熊。按鬻熊为季连之后,《大戴记》帝系篇言内熊九世至于渠娄,而《世本》不言鬻熊以上之世数。盖夏商之世,已失国。由于内熊以上数世同为祝融国君,所以也构成祝融国传承谱系。火神祝融是楚人等的祖先。 与祝融氏族相比,共工氏族的起源在历史上要晚得多。共工治水的历史起源于伏羲任命共工为两大执政官之一上相的宪法体制的安排。伏羲时期的共工是两大执政官之一的上相,另外一个执政官是下相皇桓。伏羲时期的宪法文献表明,伏羲之所以任命共工为上相,就是希望共工能够发挥其祖上世袭水官的技能优势,继续治水。伏羲向共工明确提出的宪令要求如下:“咨予上相共工,我惟老极无为,子惟扶我正道,咨告于民,俾知甲历,日月岁时自兹始,无或不记,子勿怠。”针对伏羲的宪令要求,共工回答说:“工居君臣之位,无有劳,君其念哉。” 从军事发展历史看,伏牺之臣共工始为步战及水攻。神农因造干戈殳戟矛斧。蚩尤益以刀剑,而用马战及火攻。轩辕始征四方,制八阵法及京观,又为甲胄、云梯、楼橹、黄钺车战之具,钲铙鞞角之号。伏羲时期的共工是历史上首先使用水攻战法的人物。 共工氏族起源于大约六万年前。《路史•后纪•禅通纪•太昊纪下》记载:“女皇氏:《共工氏传》:共工氏,义氏之代侯者也,是曰康回。”共工氏康回的为人特征是髦身朱发,㿮狠明德,任智自神。太昊氏没后,共工氏俶乱天常,窃保冀方,抢攘为杰。于是左概介丘,右矕终隆,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寇剧于诸侯,虐弱以逞。爰以浮游为卿,自谓水德,故为水纪官师,制度皆以水名。共工氏乘时䧿起,而失其纪,是以后世不得议其世。“方其君国也,专以财利贸兴有,亡其取之也。水处十七而陆处十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而用不匮。迨其跋户,更复虐取,任刑以逞,人不堪命,于是立兵仗、聚亡义,以奸天宪。专任浮游,自圣其智,以为亡可臣者。故官圹而国日乱,民亡所附,贤亡所从。尚虞盏乐淫,失其身,犹欲凭怒傃其悍,塞墉防百川,隳高闉卑,率方舆而潮陷之。行违皇干诸福,弗畀疾荐作,而菑屡臻。女娲氏戮之,共工氏以亡。十有五载,落,有子不才,终死为厉。” 伏羲女娲时期的共工虽然在历史上不被后世史学家尊为帝王,实际上曾经是帝王。因此,共工在诸方天帝信仰中被奉为北方水神。共工氏在伏羲女娲时期崛起,诸多史籍有记载。如《帝王世纪》记载:“女娲氏,亦风姓也,作笙簧,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其末有诸侯共工氏,任知刑以强伯,而不王。” 在神农氏治理时期,依然任用共工氏建造和管理农业水利工程。神农氏治理时期共工氏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共工氏的历史功绩如同神农炎帝播百谷一样伟大。历史上农业灌溉系统的水利工程均由共工氏负责建造和管理。神农氏依靠共工氏保证农业的发展和农作物的丰收。史书记载,烈山氏炎帝统一天下后,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先夏时期,周弃传承神农业绩,故祀以为稷。历史上祭祀神农柱的制度与祭祀共工氏的制度是同时期形成的。共工氏实行霸道,霸有九州,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后来左祖右社的社稷制度就是源于对神农氏和共工氏的祭祀制度。 神农氏治理时期的共工作为水官已经改由炎帝后裔担任。此时的火官祝融也改由炎帝后裔担任。根据史书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从炎帝时期以后,水神共工源于火神祝融。炎帝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后土是为社神。先有火神祝融,后有水神共工,这是炎帝朝末期的现象。 黄帝治理时期共工依然是重要的历史人物。史书记载“蚩尤则黄帝抗衡,共工则黑帝勍敌。”正是所谓“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难矣,五帝固相与争矣。” 到黄帝治理时期,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黄帝以后,颛顼能够传承尊重民财的传统。颛顼以后,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所以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古人曰:“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成为夏商周国家宪法制度上的典祀。典祀制度的缘起与共工氏之子后土分不开。 在颛顼朝时期,共工氏与颛顼争帝位,发洪水灭世,遭到湘军祝融氏的沉重打击。范献子曾经问曰:“社稷五祀,谁氏之五官也?” 蔡墨对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社稷五祀制度的确立是为了祭祀五官:官句芒——重,官蓐收——该,官玄冥——修及熙,官祝融——犁,官后土——句龙。虽然共工氏之子句龙被任命为后土之官,但是颛顼时期的共工却表现不佳。“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颛顼帝依靠湘军祝融氏打败了共工氏。 帝喾时期,依然使用共工氏治水。然而共工氏又继续反叛。史书记载,重黎为帝喾火正,能光融天下。啻喾任命重黎为祝融官。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伐共工氏。但是重黎没有将共工氏消灭殆尽。帝喾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复居火正,为祝融官。 共工氏家族在尧舜时期依然是水利工程的工匠大师家族,也是历史延续的贵族。尧帝开始并不信任共工氏,但是驩兜等人推举,一时没有合适人选,还是使用共工氏治水。根据史书记载,尧帝在位十九年任命共工治河。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记载:“十九年,命共工治河。”尧帝时期要求大家推举贤人担任领导治水。结果驩兜推举说“共工方鸠僝功”,即夸奖共工有本事,可以建功立业。尧帝说“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即认为共工自为谋言,起用行事而无信誉,貌象恭敬而心傲狠。尽管尧帝怀疑共工的能力,但是众人推选,只好采用。尧帝时期共工治水大约两年后被免。由于驩兜极力推举共工,所以共工被处罚的同时,驩兜也被牵连。驩兜荐举共工,被视为比周之恶。尧帝认为驩兜荐举共工,志不在公,私相朋党。共工行背其言,心反于貌。共工与驩兜罪过并深,俱被流放。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 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成为后世所遵奉的诸多神明中分别位于南方与北方的神明。在五方神明中,除了南方火神祝融和北方水神共工以外,还有西方金神少昊、东方木神太昊、中央土神黄帝等。 根据道教文献记载,五方神明在天中则称五老上帝,在天文则称五帝座及五方五星,在神灵则称五方五帝,在山岳则称五岳圣帝,在人身则称五脏神君。《周礼·天官·大宰》记载:“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云:“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河图》记载:“东方青帝灵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叶光纪,水帝也”。 在五方天帝以外,还有昊天上帝,共计形成六方天帝神明。其中最高的天帝是昊天上帝。在夏商周史籍中记载的上帝,基本上是指昊天上帝。《尚书》记载:“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此上帝即为昊天上帝。周武王十一年自孟津还时云:“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弗祀。”商朝王室弗事上帝神祗,弗祀祖先宗庙,其国运必然衰败。只有能敬奉上帝的,才可以保平安。《毛诗》云:“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 《舜典》“类于上帝”,《传》云:“告天及五帝。” 要以事类告天。不事上帝神祇,不敬天地神明,终于遭受天罚。 历史上水官共工曾经多次造反作难。尽管每次共工造反被镇压,但是事后依然要依靠共工氏家族建造大型工程。对于共工的强大威力,后人一直心有余悸。《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共工之台也是共工氏的陵墓和纪念场所。尽管当年的共工已经作古,后世射者不敢北向共工之台。共工被奉为神明,为后世祭祀。在文化符号上,共工氏堪称上古时期的人间霸王加阴间鬼王。后世人在墓地和大型水利工程中往往使用共工獠牙厉鬼图像以镇邪。 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等诸神都在昊天上帝即皇天上帝的权威之下。上帝在中国古代的名字也称太一。泰一是天神中最尊贵者。《周礼》注:“昊天上帝,又名太一。”根据古代天文观测的结果,上帝来自外星球。火神祝融也好,水神共工也好,都是历史上的人间神人。诸神中唯有昊天上帝是来自外星的最高超级生命。 上一篇: 【特写】杨莉代表和她的“时光水瓶”
下一篇: 岳阳楼区:恰如久旱逢甘霖 七年仇怨当庭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