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国际环境保护网 gjhjbhw.com

中文版 | 英文版 | 前往国际环保城‍ ‍ ‍‍

ABUIABACGAAgm_HqugUovvfmggcwggI4ggI

关注国际环境保护网微信公众号

成为国际环保俱乐部会员

通城的创业文化

2019-03-06 15:42浏览数:1712

县域经济的文化驱动

         ——通城县创业文化调查报告

陈冬民  祝敏鸿 金旭红  何岳球 刘正芳


        地域文化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其中的创业文化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起步的早晚和发展的快慢。位于幕阜山区、远离交通干线的湖北通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创业热情高涨,本土创业和回归创业的企业数量、规模、效益位居全省前列,其产值、利税占比超过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90%,本土创业的黎珊玉,潘协保,吴宇星,晏禄金等;回归创业的黄  晖、刘传禄,黎锦林,郑四来,胡伟斌,肖   敏等;外地创业的袁金娥,王高华,吴三刚,杨伟平等。他们创办的一批企业已成为全国行业标杆,县域经济充满活力。通城在培育创业文化、推动县域经济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通城创业文化的历史渊源

1. 地少人多,跳出土地谋生路

通城是个面积仅有1141平方公里的山区小县,有限的农耕空间成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时代的硬伤。1978年全县耕地31.2万亩,人口37万,其中农村人口34万人,农民人均口粮609斤、人均收入100余元。

跳出土地谋生路,成为通城人世世代代的梦想。改革开放之初,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大量农村富余劳力迅速“洗脚上田”,走南闯北卖茶叶,引发一场冲击计划经济桎梏的“茶叶风波”,最终触发了湖北流通领域的改革。八十年代,又有大批农民外出卖药材,卖砂布,搞建筑。九十年代以来,通城十多万打工大军涌向沿海,2014年全县农村人口40.7万,劳力22.66万,在乡务农仅6.82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达13.8万。

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拓展了生计进路,也开阔了视野,为后期创业积累了人才。

2. 三省交界,争强好胜谋出路

通城位处鄂湘赣三省交界,边贸往来一向密切,地少人多的压力下,特别崇尚兴家致富,从而不甘人后,敢拼敢为,由崇富而效富,形成强烈的比拼风气。

通城人敢拼敢为的血性,曾书写过中国现代史上最辉煌的篇章。1927年通城8.20暴动,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通城县劳农政府”;淞沪会战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有一半是通城人。

通城人不甘平庸的拼劲,无处不在。这种争强好胜的民风,在改革初期就催生了谢桃仙、王希胜这样一大批勤劳致富的农民典型,政策春风又催生了后来通城人经商办厂、打拼致富的创业热潮。

3. 政府倡导,殖产兴业谋财路

通城创业文化的培育还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接力倡导。

通城最先大抓“三路经济”,鼓励农村富余劳力“脱农”。七十年代末,县委书记吴涛号召“山山水水找财路,农副产品找销路,剩余劳力找出路”,鼓励农村富余劳力“洗脚上田岸”。

通城较早“开笼放鸟”,鼓励外出务工。八十年代中期,通城就组织农民到襄樊、枣阳、随州等地从事建筑务工,1988年又专门成立“襄樊建筑管理处”进行服务管理。九十年代初,好多地方忙于围堵“盲流”,通城县委书记熊传经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公开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通城首创“红岗计划”,促进兴工强县。九十年代初,通城选派科级干部杨亚辉到玉立砂布厂驻厂,帮助企业党建和协调;后来陆续向其他企业派驻科级干部,逐步完善为“红岗计划”,目前有40多名科级干部专职驻厂,为企业保驾护航。

通城率先实施“回归工程”,2005年被新华社《半月谈》杂志以《通城模式——用感情寻找发展机遇》为题,总结为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之一。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通城召开,县委书记陈树林在会上专题发言推介通城经验。

一届又一届的县领导接力倡导,培育了与时俱进的创业理念,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通城创业文化的发展概况

通城创业文化大致有三条主线,代表三类创业人才的奋斗历程:

1. 走南闯北,商行天下拓财路

改革开放以来,从卖茶叶起步,通城农民商人遍布全国。目前,通城商人最为集中的是涂附磨具、药材药品等领域。通城人自豪地说:“凡有涂附磨具需要处,都有通城人卖砂布;凡是设市的地方,都有通城人卖药品。”

医药行业的通城商人有3万多,较大的医药公司50余家,年销售额80亿元,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26家。杨伟平创办的南宁华御堂医药公司,拥有员工400多人,年销售额近期10亿元。

通城营销人从茶叶、砂布、药品等通城造入行,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帮,从最初的皮包公司到夫妻店再到家族连锁,织就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也大大带动了通城人自主创业的热情。

2. 扎根本土,面向世界创品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城利用本土资源,掀起大办乡镇企业的热潮,木材厂、茶叶厂、瓷器厂、酿酒厂遍地开花,成长了一批本土创业能人。

截至2017年,本土创业集中的涂附磨具、电子通现、中药制药、建材陶瓷四大行业,产值近百亿元,吸纳就业2.6万人。其它企业98家,产值30亿元,从业规模1.5万人。

1978年民办老师黎珊玉带领十几个半边户妇女创办砂布厂,通过三十多年打拼,从街道小厂到亚洲第一,从贴牌加工到中国名牌,从自我摸索到行业标准,黎珊玉带领玉立不断创造奇迹,犀利牌砂布连续保持20年全国行业第一。

1988年村组干部潘协保在大山深处的云溪创办云母制品厂,如今其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已成长为行业全国第一,生产的云母绝缘材料用上了神舟七号飞船。

不甘平凡的吴石平,八十年代就办有效益不错的食品厂,因偶然机会了解到金刚藤这一野生药材开发潜力大,果断改办药厂,历经四年摸爬滚打,克服资金、技术等困难,重新创业成功,其湖北福人药业公司的福人牌金刚藤系列产品被国家中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妇科分会推荐为治疗妇科炎症的首选用药。

这些扎根本土的通城创客,依托本土资源,用务实与坚韧、远见与创新打造品牌,让“通城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通城创业文化的标杆。

3. 回乡反哺,着眼高端圆新梦

九十年代以来,通城十多万打工大军走出大山,不少打工者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从打工者到白领再到企业老板的人生跨越。目前,在外地创办企业的通城人有3600多,办厂2700多家,主要分布在电子、磨具、饰品、塑料、化工、机械等行业。

九十年代中后期,通城县两次组队到通城老板比较集中的沿海调研,决定实施“回归工程”,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感召县籍企业家回乡创业,并作为县域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重点。

第一家回归企业是2001年杨金甫的通城纱之秀绣品公司。至2014年底,规模以上的回归企业49家,产值63.1亿元,利润35.4亿元,就业人数8000多人,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65.3%、50.8%、63.3%、62.9%,回归经济成为通城县域经济的主力军。

在东莞台资电子企业打工的刘传禄,边打工边自费上电子培训班,成为技术人才,2005年在深圳创办电子公司,2010年回乡创办湖北三赢兴电子科技公司,是湖北第一家高端摄像模组研发制造企业,进入全国一线摄像模组制造商行列。

1993年大学毕业、已有稳定公职的黄晖毅然下海打工,1999年在广东自创公司,2007年回乡创办湖北瀛通通讯线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耳机线材企业,2017年成为咸宁市第一家上市的本土企业。

这些闯荡外地的通城企业家勤学爱拼,创业有成,又在家乡感召下,回归创业,用新产业、新技术,回报家乡,造福邻里

三、通城创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1. 从文化的精神层面看,求新是主题,乡情是纽带,执着是根本

一是争强好胜。王高华、晏禄金,吴宇星,刘传禄都有不甘人后的拼劲,善于发现机会、把握机会,不断求新图强。

二是眷乡抱团。因为家乡情结浓,通城人喜欢帮亲带邻,集群发展;因为家乡情结浓,通城创客毅然回乡创业,回报家乡。

三是执着追求。黎珊玉、潘协保、黄晖都是吃苦耐劳、认准了目标就百折不挠的拼命三郎。

2. 从文化的物质层面看,众创是基础,品牌是抓手,本土是舞台

一是大众创业与争先创牌结合。通城大众创业氛围浓厚,目前全县51万人,在县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经济实体18200多个,外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5000多个,也就是说每22人有1人创业,每28人有1人本土创业。这种大众创业热潮体现出通城创业文化的厚实基础,而玉立、平安、福人、亚科、瀛通、三赢兴一大批争优创牌的龙头企业则体现出通城创业文化的高度。

二是立足本土与面向世界结合。通城创客一方面家乡情结浓,另一方面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和高度。扎根本土的企业,没有封闭自己,而有争创全国一流,争创世界品牌的追求。回归企业,没有收缩,而是用新产业、新技术推动家乡发展。

三是实现自我价值与带动桑梓共富结合。通城创客从为生存创业到为实现自我价值创业,再到为产业报乡创业,既讲抱团集群,又重共富共赢。九十年代玉立改制时,1471个员工,人人是股东,黎珊玉本人仅占股1.47%。三赢兴秉持共生共赢的原则,强调企业与员工、客户与供应商、国家与社会三赢则兴。

3. 从文化的制度层面看,政府是推手,人才是关键,环境是保障

一是自主创业与政府引导统一。通城创客自主创业、回报家乡与政府大力倡导、支持,良性互动,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从最初“三路经济”号召农民洗脚上田,到“开笼放鸟”鼓励农民、干部走出去,到“红岗计划”为兴工强县保驾护航,再到引凤还巢,“回归工程”感召产业强乡梦,通城从领导到部门到百姓都理解创业、支持创业、热心创业,已形成政府倡导创业,部门服务创业,社会理解创业,群众参与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注重创富效益与引领社会风尚统一。通城创客不仅以成功的创富行为引领社会崇富效富的风尚,还以义利并重的胸怀拓展创业成功的社会效益,催生更好的创业氛围。大山深处走出的黄晖,觉得帮助乡亲致富还不够,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更要在观念上、技术上着手,他创办瀛通管理学院,实现员工培训常态化,又先后捐资1400多万助学,兴建了一所全新的山村小学。近十五年来黄晖个人社会捐款200多万元,近五年来黄晖个人捐款5000万元用于精准抉贫。

三是个体带动作用与群体响应效仿统一。通城创业文化既有黎珊玉、吴石平、潘协保、郑四来、黄晖、刘传禄等一批标杆性创客的引领带动,又有成千上万草根创客投身创业,呈现出一枝引来万花春的局面。

四、通城创业文化的借鉴意义

通城创业文化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发展相对滞后的咸宁地区,在做好引资借力的同时,着力培育本土创业文化,激发本土创业潜力,实现绿色崛起,可以大有作为。

1. 在创业环境的培育上,用好舆论导向、政策导向、服务导向,做好政府服务大文章

要以健康的舆论引导创业风尚。大力宣传通城创业文化,培育健康的舆论环境,让全社会理解创业、崇尚创业、热心创业,形成崇富、扶富、效富、创富的社会风尚。

要以普惠的政策降低创业门槛。进一步完善创业激励政策,鼓励各类创业融资平台,鼓励各种创业孵化基地,按照产业集群、县域特色,为初创企业提供平台。

要以周到的服务减轻创业成本。搭建创业指导平台,通过创业网、创业指导专家团等渠道,宣传政策,提供信息,指导创业。搭建创业对接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证照、贷款、融资等一揽子服务。推广“红岗计划”,向新创重点企业选派驻厂干部,为创业保驾护航。

2. 在创业人才的培育上,用好标杆引领、培训引领、集群引领,谱就大众创业新曲调

通过标杆引领,激发大众创业热情。深入挖掘、广泛宣传本土创业、回归创业的典型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标杆性人物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培训引领,增强大众创业意识。利用各种形式的创业培训,在观念上、技术上、策略上激活大众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城镇转岗人员、科研人才、体制内人才等各类创业主体自主创业。

通过集群引领,提高大众创业能力。大力培育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电商产业、高新产业等集群式项目。用集群项目促进大众创业能力,催生大众创业热潮。

3. 在创业项目的培育上,用好本土战略、众创战略、品牌战略,奏响万众创新主旋律

坚持因地制宜,低碳发展思路。打好山水牌,依托本土资源,做精、做强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等绿色产业。打好区位牌,依托武汉城市圈,对接高校产学研,搭建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发挥交通优势,促进“互联网+”,培育本土电商街、电商镇、电商村。

坚持众创众扶,遍地开花思路。扶持创业咖啡、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器。引导各类创业者抓住新兴产业和新兴商业模式、消费模式带来的创业需求机会,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

坚持创新图强,争优创牌思路。扶持重点项目,培育龙头企业。继续打好乡情牌、扩大“回归工程”战果。着眼高端,着意高新,着重名优,着力创新,做强本地绿色产业,叫响本土绿色品牌。

推进双创活动,政府是推手,人才是关键,众创是基础,环境是保障,要牢牢把握创新主题,品牌抓手,因地制宜,文化驱动,努力开创区域经济“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灿烂明天。

      谨以此文献给通城创业者们,祝创业者们再上新台阶!


文章列表
上一页 1 下一页